煤矿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是煤矿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广大职工群众集体智慧、保证矿井自主安全的重要力量。群监员是煤矿安全卫士,是煤矿井下最前沿的“安全哨兵”。
人人争当群监员,人人都是群监员。群监员本身就是一线职工,和职工兄弟在一起作业时间最长,对作业环境了解得最清楚,也是对职工作业现场最能起到随时监督作用的一个岗位。
群监员职责和专职安监员同等重要,肩负共同责任。要以高度主人翁精神,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当好工友的安全卫士,自觉地抓好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
要处理好安全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安全是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忽视安全,必然会导致事故发生。一味只讲安全不顾生产,就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抓安全的应有之义。
要处理好抓安全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抓安全方法不能太简单,不能只是粗鲁地批评或以罚代教,要有耐心,要讲道理,要以理服人。
要配合班组长进行安全教育,组织职工提安全合理化建议,督促大家爱护和正确使用劳动保护设施,现场按章作业。
发现不安隐患,要及时向跟班领导或班组长汇报,并督促处理,消除隐患。
工作中,群监员必须做到“五勤”,即眼勤、脑勤、嘴勤、手勤、腿勤。
眼勤,就是勤观察,随时观察生产工作现场出现的变化,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脑勤,就是勤想,对安全环境、安全设施做到心中有本“安全帐”,脑子里有张“活地图”。
嘴勤,就是勤嘱咐勤交代,经常告诫工友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做到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手勤,就是见到“三违”行为就上前制止,见到隐患就动手排除,真正当好职工的安全卫士。
腿勤,就是勤走动,勤察看,使安全隐患在“走动”中发现,在现场中及时解决处理。
工会群监会依托工会生产部,及时与群监员沟通和了解,了解和听取他们意见和呼声,关心他们疾苦,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他们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当下群监工作主要抓手:
一是,上岗要佩戴左肩上印有“群监员”三字的红色袖章。
二是,实行津贴制度。根据国家规定,煤矿群监员每下一个井当日给予一定数额津贴。
三是,执行以表考勤制度。以填写安全隐患表作为考勤依据,上井后交井口群监接待室。不填写此表的,不管当天出勤与否,皆不记当日群监出勤,取消当日群监津贴。
四是,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津贴不吃大锅饭,以出勤、个人按章作业、班组安全、段队安全状况为依据,综合得出每一位群监员月度分值,作为发放津贴依据。
五是,选树典型。加强培植、挖掘先进事迹,宣传表彰工作,每年开展一次优秀群监员表彰活动,给他们披红戴花,增强群监员自信心和光荣感,让他们工作上放心,生活上安心,管理上用心,共同撑起煤矿安全生产这片蓝天。
边谈边陪张会泉检查,检查完身体,工会群监工作也就介绍的差不多了。
快到午饭时间,章海力谢绝了任卫东邀请吃饭的诚心诚意,回矿上去了。
下午检查结果出来,张会泉、任卫东带着片子和检查结论来到医生办公室。
那个女医生看过结果,郑重地对张会泉道:“肺部和肾脏没有一点问题。
爆破对附近人员造成伤害有两种,一种是体外伤,比如伤及皮肤、骨骼、体表器官,一种是体内伤,爆炸产生十倍、几十倍甚至百倍的大气压力则会像无数看不见的铁拳一样朝受害者打过来,伤及内脏如心脏、肾脏、肺、动脉血管等。
有你这样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是距爆炸中心不是多近,起码在六七米以上。二是你和爆炸中心之间有隔挡物。至于哪一种状况,我是医生不是警察,肯定不会追究责任的。”
一个病号进来,女医生道:“作为医生提醒你,千万不能拿自己生命开玩笑,因为它只有一次。这一次,实属万幸。下一次,就不好说了。你去吧,好好静养。我还要看其他病号。”
张会泉在医院里呆腻了,坚决要求出院,左在青代表段里办理出院手续。任卫东在医院陪护四天,明天就要回到班里恢复正常上班。
病人健康如初出院,矿上对事故还没有处理,自然不会放过。如果只是一个小小不然的事故,矿上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谁知,这次矿上却睁开两只大眼,要正儿八经地分析。这次事故性质确实严重,你想想这次是老天长眼,没击中要害,如果老天不长眼就要出人命,因此将这次侥幸事故性质定为重伤事故。
矿上安全文件规定,发生重伤按照“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
煤矿“三不放过”,是指在调查处理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
这个原则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是要求在调查、处理事故时,首先要把事故原因分析清楚,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在尚未找到事故主要原因时就轻易下结论,也不能把次要原困当成真正原因,未找到真正原因决不轻易放过,直至找到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并搞清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才算达到事故原因分析的目的。
第二层,不能认为原因分析清楚了,有关人员也处理了就算完成任务了,还必须使事故责任者和广大群众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并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使大家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在今后工作中更加重视。
第三层,必须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止相同或类似事故发生的切实可行预防措施,督促事故发生单位付诸实施。只有这样,才算达到事故调查和处理的最终目的。
喜欢黑夜明月光请大家收藏:(www.518sk.com)黑夜明月光518书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