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车水马龙的街头, 段寒江突然靠边把车停下, 聂毅煞有介事地朝他看过来, 眼中满是询问, 他反问道:“你不饿?”
聂毅连忙地看了眼车里的时间, 才发现已经快下午2点了, 段寒江轻瞥他一眼, 留了句,“等着!”然后下车,把车门关得一声重响。
他看着段寒江往路边的店铺进去, 也没打算闲着等,转身把后座连环杀人案的案卷拿过来。看了无数次他已经记得哪一页有些什么内容,于是直接翻到第二受害人信息的那一页。
案卷上面除了杜隆江的背景, 就只记录了杜隆江在被害前是个无业游民, 靠到处兼职生活,基本上没有过稳定正式的工作, 社保信息一条也没有查到, 人际关系几乎一片空白。
这样的背景如果失踪, 基本上都不会有人发现, 更别说时隔9年再查他当年的人际关系。
聂毅把案卷上杜隆江相关的几页翻了又翻, 最终还是停下来蹙眉头。
作为案件的被害人, 杜隆江当时的社会关系应该被查了个彻底,如果杜隆江和严超认识,陆谨闻当时是不是也查到了?案卷上并没有这一条的记录, 要么是陆谨闻没有查到, 要么是被人抹掉了。
这两种可能他更倾向后一种,陆谨闻当时就怀疑严超不是真凶所以一直压着案子,后来联系上死者与连环杀人案和当年的奸杀案的关系,他们能够想到杜隆江可能是真他,陆谨闻也肯定能想到。而在时间上,9年前肯定比他们现在查证容易。
突然车窗被敲了两下,聂毅惊地连忙抬头,他以为是交警,结果看到段寒江的脸隔着车窗在外面。
他把车窗降下去就听到段寒江问:“想什么这么出神?”
“我在想案卷上关于杜隆江的信息,作为被害人有些太片面了。”聂毅回答。
段寒江不发表意见,直接把他膝盖上的案卷扔到后座,给换成了饭盒,“先吃饭再说。”
不过段寒江说是先吃饭,等他上车吃着盒饭,还是忍不住讨论起案子。他动了动筷子转头问聂毅,“你是不是觉得案卷被人动过手脚?”
聂毅咽干净嘴里的饭,放下饭盒才回答:“应该是在结案之前就被人动过。”
“你觉得会是谁?”
“我也不认识当时的人,不过能动案卷的,怎么也不会是外面的人。”
段寒江怔了怔又继续埋头吃饭,几口清理干净了饭盒,下车扔进垃圾桶,然后就站在车外抽烟。
他抽着隔车窗对聂毅说:“先不说动案卷的人是谁,杜隆江已经死了8年多,就算案卷上面写得不详细,但背景这些肯定不会有问题,他没有正式工作,甚至没有固定的住处,他跟罗鹏一样也基本不和家里人联系——”
说到这里他突然顿下来,长长地吐了口烟,表达‘不容易查’的意思。
聂毅的右手受伤,吃饭受了很大的影响,左手拿着勺子的样子就像用惯叉子的人学拿筷子,吃起来很不顺手,吃得费时又费力,他实在很想仰着脖子往嘴里灌。
段寒江见了他快把脸直接戳进饭盒里的样子,忍不住说:“我又没催你!别吃得跟猪吃食一样。”
聂毅立即抬头朝段寒江看过去,作为世界上最好看的‘猪’,他终于放缓了动作。
段寒江憋了满眼的笑,把脸转开了,虚情假意地说:“我不笑你!你先吃完!”
聂毅见段寒江拿起手机转到一边打电话,等他终于解决完了饭盒才回来,坐上车后也没急着开车,而是接着之前的话题。
“我刚找人查了一下杜隆江生前的所有身份信息记录,他连需要身份证的交通工具都基本上没有坐过——”
“寒哥。”聂毅突然打断段寒江,“我觉得可以换一个方向,既然是要查杜隆江和严超认识的证据,从杜隆江的角度没办法入手,可以反过来从严超查起。”
他说完仍然盯着目不转睛地段寒江,虽然段寒江没有表现出来,但他能够感受到段寒江的急躁,就像迷宫里的人越是想找到出路,越是容易走进陷阱。
“你说得对。”段寒江从聂毅的眼中看出‘你别急’的意思,才猛地反应过来他还是受了陆谨闻的影响。
陆谨闻当年的立场就像他心里一把悬而不决的铡刀,当有了陆谨闻可能没有‘背叛’的可能,他就急着想要一个答案,好让他决定是心里的铡刀放下,还是把执念放下。
他蓦地摸出烟盒,抽了根烟出来摆弄半天又把烟塞回去,转眼看向还盯着他不转眼的聂毅说:“别看了,要看帅哥去照镜子!”
聂毅倏然笑出了声,把脸转正,余光不自觉地往后视镜瞟了瞟,只看到了他蹙着松不开的眉头。然后收回视线,认真地继续分析,“肖一凡是平大的学生,案发现场在学校内,‘凶手’严超也是平大的学生,如果杜隆江才是真凶,肯定也对学校很了解,才具备作案条件。”
段寒江若有所思地接着聂毅的话说:“杜隆江和杜隆平一样,早在初中毕业之后就已经步入社会,以学生的名义混进去的可能很小。以杜隆江和严超认识为前提,按照严超内向又不与人交往的性格,两人能达成熟悉到交流杀人的关系,肯定不是见过几面,而是长期接触的结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